葡京词 js
发布时间:2019-08-07丨发布者: 丨 阅读次数:380
前段时间,微博热搜上又挂出了一个关于“烧钱”的话题:
01
一线家庭育娃标配:中外双线
从几年前“月薪三万,撑不起娃一个暑假”; 到今年的“月薪7万,勉强撑过娃的暑假”; 再到前几天的“顺义妈妈推娃”:开着宝马奔驰宾利法拉利,穿越一个京城只为给孩子找1小时2000块的最牛老师......
“一年开销至少在20万,语数英一门课的辅导费,一年在一万以上。如果是一对一则更贵,一次是600元,每次2个小时。三门课的补习成本就是5万。再加上网上的口语课,一次120元左右,25分钟一次,周末的SCRATCH编程课,以及羽毛球课,钞票像水一样哗哗往外流。”
“PET比课本的难度大不少,肯定要进行考前培训,6月份报上名之后,立刻就收到各个培训班打来的电话,现在报了一个,才上10天课,其中还有两次线上培训,就花了3000块。”
就连叱咤体坛的奥运冠军爸爸杨威也曾在《拜托了妈妈》这档亲子节目中感叹:“养娃太费钱了,我养三个娃更费钱”。杨威和杨芸育有三个孩子,一个男孩一对双胞胎女儿。光是女儿的育儿账单,早教、医疗、日常品类花费高达十万元。
还记得前两年很火的一部剧——《小别离》吗?
主人公黄磊和海清,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。
一位医生+公司中层的配置,开着凯迪拉克,住在比较好的楼盘,家庭条件不算低,甚至可以说相当优厚。
可是对于女儿的学习,夫妻两人态度截然不同。爸爸认为孩子开心就好,压力不要太大,而妈妈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很重。
夫妻两个,一个红脸一个白脸。
看上去很有质量的生活条件下,也完全无法掩盖满屏倾泻而出的教育焦虑。
全社会都在焦虑,而所谓的“中产阶级” 的孩子,似乎是压力最大的。